春风化雨富山村——梁章社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乡村到城市,从家庭到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喜在眉梢,甜在心头。今天,我就从最基层、最低端的行政村、村民小组、村民家庭的实际生活状况,谈谈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民、农业、农村带来的发展变化,同大家分享一番偏僻山区普通老百姓的快乐天地。
阳城县寺头乡黍地村,一个名不见经传,地不是平川的边远山区小村,摊撒在县城北端阳沁交界的仙翁山南麓,芦苇河北岸。同乡政府所在地寺头村西南接壤。这里岭岭洼洼,沟沟岔岔。全村700多口人,十几个自然庄划分为10个村民小组,耕种着1800多亩土地。这些年,这里不声不响,凭看国家的好政策,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建没幸福家园。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第一批进入乡县小康村。当今这里的面貌换然一新,具体情况请您欣赏欣赏我们在阳城县(寺头)第三届桑椹采摘节编演的舞台文艺节目《逛新村》可知:
东方升起了红太阳,
照得大地亮堂堂。
山乡农民巧梳妆,
老两口双双逛新村。
为啥这电杆立在路旁,
上面咋没有蜘蛛网?太阳能发电自控灯,
自开自关自发光。
星星月亮它比不上,
山村夜晚明晃晃。
为啥这道路平光光,
送进了村庄送家门?政府号召有力量,
干部群众打路忙。
硬化道路连成网,
车来人往都通暢。
为哈这么多新楼房,
哪来的老板与客商?马家庄搬迁到刘庄,变电站资助咱修房。
小区建得多漂亮,
座座庭院排成行。
为啥这井水上山岗,
家家户户都用上?
村里改造了旧水网,
村民用水有保障。
春夏秋冬流不断,
清洁环保又卫生。
为啥建设这大广场,
设施和设备都很棒?
农民生活上排当,
休闲娱乐也时尚。
唱歌跳舞演节目,
强身健体多舒爽。
为啥这铁管挂满墙,
这又搞的是甚名堂?天燃气也进咱山庄,
再不用煤炭把火生。
省时省力省成本,
就跟城市一个样。
朋友们,这些朴实的语言,就是当地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还须赘言吗?
再说我们第三村民小组,可以概括为“普特奇”。全组19户人家,76口人,分居在四五个山庄窝铺。一条村间道路连结成东西走向的“停车点”。在集体生产年代,因居住过于分散,导致生产生活诸多不便,曾沦为全公社有名的落后队。社员们一度过着极其贫困的日子。队里的一个年轻人参军到部队,当家里去信“今年夏天我们队里每个人分了7斤小麦”时,被战友们见笑。改革开放以后,把自主权给到了各家各户手中,恰恰给这个一盘散沙的“特区”插上了肢膀,带来了生机。组民们各投所好,各显其能,你追我赶,大步流星奔上了小康之路。“普遍”提高了家庭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声誉。“特别”突出的表现是,几乎家家买了新楼房,机动车,年轻人都成了城里人。确切地说,在县城买房的有10户,在晋城及更运地方买房的有3户,在村镇小区买房的有3户。剩下的3户,是户籍在本地,生活在外地的人家。家用汽车全霞盖。好的有君越、东风,差的也有辆皮卡。存款几万几十万不等,多者达到上百万。本组没有一家低保户。儿童入学率百分之百,高校生在龄即入,高的考上大学本科者4名,甚至到中央民族大学就读为硕士。农村合作医疗全参加。“奇迹”般的事情是,老龄人口比例大,老寿星比比皆是。截止2017年6月底,80岁以上老人7个,70岁以上6个,60岁以上10个,共23个。占总人口比例的近三分之一。最大的活到88岁。在全村、全乡乃至全县都不多见。家家快乐,人人幸福。
从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个比较落后的山区农庄,人民生后能够这样的舒实和富足,该满意了吧。
最后,说说我们家。全家大小六口人,四世同堂。母亲86岁,孙女19岁,我68岁,老伴67岁,儿女同龄,48岁。我们本不是一家人。老母亲抱养了一个女儿,我则是招亲入赘的儿子,我们的大女儿又领回了一个女娟,然后养育了一个女儿。这和《红灯记》中李奶奶家相似,只是增口添辈而已。我们一家人,和睦相处,礼贤有佳。2016年被评为省政府赠牌的《光荣之家》,我被评为《阳城县新乡贤》和寺头乡《乡贤》、《孝老爱亲模范》,奖杯奖牌连连抱举。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老人颐养天年,小孩上学读书。我是退休教师,退而不休。农忙时种地养蚕,农闲时作诗写文。逢年过节,还给村里、组里编排演出文艺节目(元宵节村里的跑旱船,前文的《逛新村》就是自己编写并亲自登台演出的)。日常生活中,一边帮助常年有病的老伴打理家务,一边给大大小小的家人搞点服务。儿子(女婿)是个打工仔,为人老实忠厚,干活认真负责,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和工友的信服。这些年,劳动所获也还不错。2001年,儿子就买了奇瑞小娇车;2015年,又更换成了君越较上档次的小车。同时,又在城里买了楼房,成了比较富裕的庄户人。不过,比起邻居来,还有一些差距。数起村里组里的有线人,自己家还排不到前面。可见,现在山沟沟里的乡巴佬,也过上了称心如意的美好生活,而且相信明天会更好。真是谢天谢地,感恩党和政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