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专栏 > 我为“十三五”增添正能量

三代人的记忆——靳书贵

发布时间:2021-07-12 16:09:56 信息来源: 晋城市老干部信息网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二零二一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将一个古老积贫积弱的国家,建设成了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强国。

家庭的命运总是和国家紧密相连的。

我们一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正是我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我刚记事时,就经常听祖母念叨她小时候的事:说她不满五岁,她的母亲就逼着给她裹脚,把好端端的脚趾硬生生地用长长的白布条紧紧地勒在一起,得像两只牛角尖,且美其名曰:“三寸金莲”。

还有更烦死人的,就是每天给爷爷梳辫子。已经儿女一地五大三粗的爷爷,脑后却留着一条三尺多有时如同乱麻一般的长辫子。祖母成天不是缠脚就是给爷爷编辫子,使她不是耽误了做饭,就是忘记了扫地,根本无法做完里里外外都必须她做的事。

封建,颛蒙(愚昧)的统治者对人的愚弄,残害无以复加,罄竹难书。

最值得祖母记忆的是加入“红灯照”,说起参加“红灯照”的人,别看她们都是些大姑娘小媳妇,在放脚、剪辫子、战倭寇、杀洋人的斗争中,个个都是英雄好汉。“踩城”、“出风”,尤其是那年八月十五杀鞑子,是祖母参加过的一次重要斗争,她是在中秋节前掰的月饼中得知行动计划和任务的,那次行动将当地的清兵被彻底消灭,祖母用过的小巧纱灯和漂亮折扇也保持完好。

胜利的消息传来,久盼的村民奔走相告,喜极而泣。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声中,多少仁人志士的热血洒向了祖国大地,辛亥革命取得成功;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随风起舞。但是,革命并不彻底,祖父仍旧扛长工,祖母依然给人做手工。没过多久,祖父、伯祖父因病无钱医治先后离开人世。至使,本就困顿的家庭雪上加霜。加之世时混乱,我的两个姑姑不满十五岁,又因家里揭不开锅,被迫送往陵川翼城远嫁,九岁的伯父也过继给了伯祖母,剩下七岁的父亲和孤单的祖母支撑着这个风雨风飘摇的家。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全家人在几近绝境的死亡线上苦苦挣扎。

五四运动暴发,南昌城头响起了枪声,祖国母腹中终于孕育出一个崭新的生命,砸碎旧世界,开辟新道路,革命有了领路人,人民有了子弟兵。

夜,对等待天亮的人,总是那样漫长;路,对长途跋涉的人总显得高低不平。

卢沟桥事变,中国多地很快沦陷,在我们老家四面山头上也修起了碉堡,村东耸立在崧山顶上的五乡庙也成了日本人的指挥所,膏药旗圆睁血色独眼在村民眼前心头招摇。

无论白天黑夜,村中随时有日伪出入,抢粮逮鸡;隔天又有穿着不同配有长枪短炮的兵丁派款抓夫。日本兵、皇协军、姬镇魁,还有本地汉奸和反动武装。,子弹呼啸着飞落屋子前的台阶上,迸出火光,击起碎石,全村人的生命朝夕不保。被不知名堂的队伍拉去带路的人至今没有下落,父亲和伯父曾几次被伪编村逼去当差,能活着回来真是万幸。

当年,因我们村地处我党建立的建宁县及其后建立的陵高县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的交界处,村西高平县城已被日本人占领,境内还有姬镇魁伪政权及趁火打劫的各式敌顽组织,所以各种势力犬牙交错,来往人员鱼龙混杂。其中,有一支被人们张开食指和大拇指称作“老圪叉”的队伍来在我们村,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他们除奸、反霸,为老百姓撑腰,帮助穷人办事,星星之火迅速在我们家乡燃起。刚十几岁的父亲和伯父曾几次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们探路,只因当年他们年龄都太小,没能留在抗日的队伍上。

一九四五年六月,高平解放,共产党在我们村健全了民主政权,随即开展减租减息,接着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我家和伯父家都分得土地,耕牛,犁耙。当父亲同伯父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兄弟携手决心改变我们家世代贫穷的面貌时,内战的枪声击碎了他们的梦想,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战争的阴霾笼罩着中华大地。我省南部,运城战役打响,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伯父毅然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刚入伍时任重机枪手,运城战役中任班长。后随军参加吕梁、灵宝、豫西、豫东、淮海、渡江、中南、西南等战役。多次立功,数次负伤,右耳终生失聪。随着二野对蒋军的最后一战,云南王起义,他所在部队进驻昆明。他先后任军区教导队大队长,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武装部政委等职。期间伯父还参加了云南、广西边陲剿匪、反霸和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军事活动。一九五五年被授于大校军衔,八八年获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的“胜利功勋”荣誉章。

伯父入伍参战,父亲则留下管家。在村,他积极投身土改,一边生产,一边参加民兵军训,曾任农协代表,民兵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带头组织,并第一个加入互助组,第一个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经历了初级社,高级社,与同社的社员们努力生产,把打下的粮食选最好的用来交公粮,支持抗美援朝和国家建设。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父亲曾先后担任生产队长,小队保管员,同乡亲们一道兴水利、筑梯田,一天三送饭,晚上挑灯干,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想方设法提高产量,使集体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家乡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变。

社会的发展变化,使人们对创造新生活,充满无限的希望和力量。

我出生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党的阳光雨露,优越的社会制度哺育了我。学知识,长才干,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是我们的责任。我高中毕业后,正赶上知青上山下乡,告别恩师踏上了返乡之路。

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让我得到了磨砺,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同劳动者的感情,提高了思想觉悟,后被选送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当教师,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我由一个农家子弟有幸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三尺讲台辛勤耕耘近四十年,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立德树人,数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劳动模范,模范党员,并被评定为“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所有这些,归根结底应感恩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

国家发展日新月异,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我们家从翻新旧屋解决温饱问题到进城住上单元楼,买下小轿车;音乐、书画、聊微信也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变化之大,进步之快前所未有,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衷心祝愿我们党永葆青春,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更加强大。

电话:(0356)219522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西街

版权所有:中共晋城市委老干部局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