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学习

我和祖国同奋进

发布时间:2019-08-13 11:20:00 信息来源: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我比共和国大15岁,经历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大历史变迁。在70年的征程中,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祖国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由弱变强改变了人生;祖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也经过艰苦努力做出了贡献;祖国走上了繁荣富强,我也过上了幸福生活。 

  走过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而得到的却是硕果累累,琳琅满目。进入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感觉到非常荣幸与自豪。回顾70年的峥嵘岁月,概括为三句话。 

    

  勤奋读书 

    

  我是穷家出生的孩子,从小没念上书,只上了小学五年就于1951年参加了工作。所以文化较低。读书成为了我的心愿。趁工作空隙学完了小学六年级的课本,还把初中的课本也全看完,文化基础算有了增进。为了提高社会知识,增强应变能力,提升工作效能,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一天也不能少。读开了政治、经济、历史、自然、文学,科技等多方面的书籍,用知识塑造人生。随着社会进步,人的文化、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强化理论学习势在必行。为此不惜辛苦,不怕劳累攻读开马列主义著作和毛泽东论述,用马列主义哲学与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说起读书来可真不容易。建国初期机关的职能不健全,人员少,事情多,一人多兼,忙的不可开交,有时开夜车加班加点。而且制度管的很严,早上统一组织学习政治时事,晚上有党团组织活动,又不过星期天,根本没有个人活动空间。想看书学习,时间上没有保证,为了看书我午饭后不休息,跑到书店去看一个多小时的书;每天早起一个半钟头,晚上迟睡俩小时看书学习;晚饭后别人聊天、娱乐、溜大街、逛商店,我待在屋里看书;书不离身随时随地抽空学;过年过节大家都放假回家团聚,我自报留在机关值班,为的是看书。其次是缺书看,不,是没钱买不起书。还得一,勒紧裤带不敢吃饱肚省下钱叫买书,二,到图书馆借书看,三,去机关宣传部寻书看,四,与同志们互通有无交换着看,五,利用午休到书店阅读。才算解决了看书难。 

  后来调到乡里工作。乡下的条件比城里差,交通不便,环境简陋,又不通电,生活艰苦,工作繁重,给读书带来了许多困难。进城买一回书翻山越岭徒步跋涉一趟得走70多里路,起早搭黑整误一天,一年至少得跑七八次,相当累人。乡里的人员少事情多,白天忙着工作,晚上在小煤油灯下看书很吃苦。夏天受蚊子、跳蚤的袭击,咬的满身发痒起疙瘩。冬天遭天寒地冻的折磨。烧火填的是臭煤,火大了呛的人咳嗽、气喘、打喷嚏,火小了冻得慌。秋去冬来,寒来暑往整熬了五六个春秋。就是用这种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才算学上了本事,圆了自己的“梦”。 

    

  奉献社会 

    

  1963年我由县委办公室干事提升为正科级到巴公公社任领导。心里忐忑。因为巴公是全县的先进公社,怕搞不好给组织脸上抹黑,所以心神不安。上任后遵照毛主席“到群众中去”的教导,走村入队住在了贫下中农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与大家一块下地边劳动,边调查研究,访贫问寒体察民情民意,晚上重温毛主席关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论调查研究》、《为人民服务》等重要论述,作为指导实践的导航。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这里的粮食产量很低,与其地势平展,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不相称。一是土壤板结厉害,农作物扎不深根,不能茁壮生长。二是肥料上的少,质量差,庄稼吃不饱,营养不良。三是有水利条件,发挥利用不够。 

  问题找准后,一是马不停蹄开展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打土地翻身仗,提高活土层。二是充分发动群众掀起积肥运动,增加施肥数量,提高质量,多施有机肥,实现秸秆还田。三是扩展水利建设,实行工程配套,机械配套,渠景配套,人员配套(专业队管理),平田整地,扩大灌溉面积。 

  采取对症治病,立竿见影。到1965年粮食亩产量由63年的323斤,提高到432斤,每亩增加了109斤,增幅30%。 

  1965年底在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召开的表彰全省农业战线劳模大会上,授予巴公公社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文化大革命”中我被打成“走资派”,酷受十年。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元月,在国难人危之际,我奉命到被“四人帮”破坏严重的公社任领导。“四害”横行时把这个粮果并茂的地方祸害得不成样子。集体经济解体,群众生活下降,一些大队穷得可怜,就连给果树打农药的钱都拿不出来;部份大队班子软弱涣散;少数地方群众缺粮吃闹饥荒;还有的大队班子不团结打内战;眼看就要春播下种了,这里却是冷冷清清。 

  危难时刻我不畏难,不怯胆,勇负责,敢担当。既是指挥官,又是战斗员,与群众一起,出谋献计,共商良策,想方设法度难关。与此同时大力发动群众,掀起大搞生产高潮,一场为夺取粮果双丰收战役在全公社展开。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秋收后获得了好收成,特别是果产品翻了一番还多。大家分的粮食多了,也有钱花了,情绪饱满,热情高涨,积极性起来了。 

  见证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只要你为人民办好事,大家就会跟党走。紧接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进一步贯彻“粮果并重”的方针,得到老百姓一致拥护。不用扬鞭自奋蹄,涌入到“农业学大寨”潮流。 

  经过四年奋战,落地见效,赢得了胜利。1980年粮食亩产量突破400斤,比76年翻了一番多,果产品超过80万斤,是76年的三倍,总算摆脱了贫困。还发动群众修成了通往县城的公路,开通了客运班车,老百姓进城不用走路了。县委、县政府还在这里召开了现场会,把这里的经验在全县推广。时任中央轻工业部部长还专程作过考察,给予充分肯定。 

  扬帆起航,再创辉煌。改革开放正在轰轰烈烈开展之时,1981年元月我被调到县物价局任职。当时正逢市场放开,市场秩序混乱,物价波动厉害,漫天要价,居高不下。尤其是与群众相关的生活必需品,上至布匹绸缎,下至葱姜大蒜,菜米油盐酱醋茶的价格牵涉到每个人的利益,大家难以承受,意见纷纷,牢骚满腹,甚至连骂娘的都有。而物价局又是新建不久,功能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人员缺乏,业务单一,光管订价、批价、审价,不管市场监督管理,我不懂物价是外行,雪上加霜。 

  关键时刻为了党的事业与全县50万人民的利益,坦然应对。面对外患内忧的状况,扑下身来夜以继日开展了工作采取先安内,后管外的办法,首先自上而下层层建立物价体系,配置物价人员,制定规章制度,依法治价;然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摸清底细,采取措施,对症治病,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下,一场市场物价大检查、大整顿、大治理战役在全县打响。很快刹住了涨价风,市场物价走上了正确轨道,老百姓有了满意感,都说是场及时雨,下得好! 

  为巩固成果,保持市场物价长期稳定,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摸索出一套物价监督管理制度,保证了市场物价一直在合理区间运行,大家在生活消费上有了安全感。 

  只要付出,总有获得。1983年晋城县的物价工作像百花盛开分外娇,硕果累累丰满园。这年的二月被晋东南地区评为三连冠;三月地区和省里两次召开现场会,把晋城的经验在全区、全省推广;五月省里召开物价工作表彰大会,晋城评为先进集体,还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八月国家在北京召开的表彰全国物价工作先进大会上,授予晋城物价工作先进集体,为晋城人民赢得了荣誉。 

    

  幸福晚年 

    

  上世纪90年代我和老婆都到了退休年龄,夫妻双双把家还。过起了快乐、安静、幸福、祥和的晚年生活。 

  人上了年纪必须得有个好的体魄,才能生活得有滋有味。我们退休后一直坚持锻炼,强壮了身体。我大她三岁85了,老俩生活在一起过得挺好。住在独居院二层小楼里阳光明媚,宽敞亮堂,美满舒适。 

  在岗时忙于工作哪也顾不上去。退休后有了时间,经济宽裕多了,就和老伴选择了外出旅游,畅游了大半个中国。还到港、澳、台、日本游览了一次。开阔了视野,大饱了眼福。 

  儿女们都很孝顺,星期天携儿带女抱着三代四世同堂欢聚在一起,围坐在跟前欢声笑语,说长道短,谈笑风声,喜气洋洋,欢乐开怀。这几年担心我俩年纪大了外出不便,不是女儿带着到北京度节,就是儿子儿媳和孙子陪着到海南过年。太幸福了!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我们的晚年过得非常好。国家日益强大,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虽然现在的经济条件算是很富裕了,但也不会乱花钱。我们都是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勤俭朴素是一身的本色。“奢侈”在我们身上不沾。 

  我俩患难共处走过了60多个年头,从未有过任何抱怨。虽然付出了不少,但觉得很值。能和老伴天天生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在新的时代里享着天伦之乐、生活之美,算是再好不过了。 

   (贺正祥) 

    

    

电话:(0356)219522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西街

版权所有:中共晋城市委老干部局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