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真美好——以火热的衷肠诉说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作为一个“七○”后,我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和发展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是一穷二白,内忧外患的困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用智慧和勤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奇迹,我国的经济、法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艺术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并正在日益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世界,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蛟龙”载入深潜到“嫦娥五号”奔月探索。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如今的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身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支撑着,难怪国人无比自豪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今年是我国成立七十周年,我用火热的衷肠诉说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忠诚。
“票证经济”成过去 人民生活变富裕
“票证经济”源于1949年之后,为保证人民生活的最低需求,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定量供应。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国各类物资极度匮乏,人民生活所需都是凭票凭号供应,那时的票证比今天的各种卡可多多了,当年的票比钱重要。那时候,国家工作人员和市民是吃供应粮的,一个成年人每月供应27.5--28斤粮食,小孩是按年龄供应几斤到十几斤不等,而且只有这些人才有粮票和各种票号,农民没有。所有与吃有关的东西包括面包、饼干、糕点、月饼等都是要粮票的,油、盐、酱、醋、糖、粉条、煤油、液化气等都是要号的,一个号可以买几两东西。穿衣买布都是要布票的,一个成年人每年只发给1.8丈布票,未成年人没有。62年那年,每人只发给了2尺布票,我给弄丢了,哭了一下午。想买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更难,不是凭号而是凭指标。每年商业部门给各单位分配数量很少的指标,单位领导经过研究再把珍贵的指标分到个人头上,我从1971年开始申请,直到1976年才分得一个自行车指标,高兴得不得了(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买到)。
日月如棱,往事如烟。现在国家富了,人民富了,“票证经济”已成过去。有关资料显示,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比1949年增长40倍;城乡差距也明显缩小。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69,比1956年下降0.64;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比1949年增长32.7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1954年下降了38.5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交通设施网络化 交通工具变化大
在过去,我国的交通十分落后,路面狭窄,坑凹不平,坡陡弯多,设备简陋,铁路短程又少,港口、航线也很贫乏,更谈不上什么高铁高速公路。建国七十年来,我国综合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2018年末,我国高铁营业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均居世界第一位。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倍,经过近十年快速建设“四纵四横”高铁网建成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2018年末,高铁营业总里程3万公里,是2008年的44.5倍,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高铁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
公路网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建设成效显著。2018年末,全国公里总里程达到485万公里,是1949年的60倍。高速公路总里程14.3万公里,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大型港口建设加速推进。2018年末,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919个,是1949年的148.6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从1957年的38个增至2444个。在全球港口集装箱推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中,中国占有七席。
航线网络和机场规模不断拓展。2018年末,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945条,是1950年的412倍。国内定期航班航线通航城市由1950年的7个增至230个。
交通工具的变迁也是突飞猛进。记得小时候,人们出行坐的是牛车马车,后来又有了自行车摩托车。那时候,公共汽车是大卡车,一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了大轿车,但经常是排队、拥挤、坐不上,比如:到火车站的客车只有一两辆,从火车上下来的人得快速奔跑去挤车,当时叫“火车站百米赛跑”。挤不上车的人只好背着行李黑灯瞎火,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城里走,苦不堪言。
那时候的火车是蒸汽机发动,声音大,烟雾大。速度慢。1972年冬季的一天,我和几个团干去运城临猗县开会,上午十一点从晋城上了火车,中间转换了4次车,第二天傍晚才到了开会地点。用了近2天时间。
至于坐飞机,一般人想都别想。那时候,从长治到太原只有一趟可做12个人的飞机,只有高干才能坐的。坐轮船也是白日做梦。
往事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我国交通四通八达,交通工具应有尽有。无论是高干大款还是普通老百姓,出门办事可以任意选择,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各种各样的电动车,还有大街小巷川流不息的出租车,国产的,进口的,五颜六色,形状各异。车水马龙,车多为患,堵车成了家常便饭,每条街道、每个小区、房前屋后、马路上、人行道上到处都是车,人人会驾驶,家家都有车,还有豪华大客车,什么空调车、卧铺车、旅游车、带有厕所饮水机的长途车,近来又有免费城际公交车,还有各种设备先进的火车、直快车、特快车、动车、高铁。更有机型不同的客运航班。几个农村老太太高兴地说“坐着飞机逛地球,世界各地去旅游。”水上交通大中小客轮也很方便。仅以汽车为例,2017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174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8695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2185万辆,其中私人轿车11416万辆。
通讯设备现代化 一机在手知天下
童年记忆最深的一句顺口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时候电话都是“摇把子”电话,而且只有公家单位才有,后来发展成抠圈圈的。偶尔也有少数家庭按上了电话,那是要炫耀好长时间的。
那时候打电话,必须先要通过邮政局的总机,由总机的接线员给接通你所要的电话,费时费力费人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忽如一夜春风来,街上满是BB机,年轻人腰上别个传呼机牛得很。不过,传呼机也得通过总机才能接通,后来又有了手机,最初以模拟形态出现,被称为 “大哥大”,块头有砖头那么大,鉴于它能移动通话,价格十分昂贵,只有大款买得起,“大哥大”风光了没几年,很快就被数字式手机取代,此后手机不断瘦身,不仅轻捷便利,也非常便宜。且功能无比强大。手机也是不断更新,一换再换,翻盖的、彩屏的、智能的,从小块头的又换成了大屏的,直到现在的5G的,价位千元的智能手机除了拥有典型的打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掌上电脑,游戏机、mp3、拍照、录音、摄像、定位等诸多功能,可以说,一机在手,居家生活,出行都不愁。
像我这种新中国成立前又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的人,过了大半辈子穷日子,如今手里的人民币越来越多了,但花着越来越不方便了,微信、支付宝支付逐渐取代了现金交易,网购成了人们日常消费的普遍方式,没想到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机就解决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这让推行了很多年“无现金社会”的西方国家都不得不惊叹。在移动支付领域,中国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17年末,我国移动电话用户141749万户,普及率达102.5/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4854万户,移动宽带用户113152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7.72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7.53亿人)互联网上网人数率达55.8%(其中农村地区达35.4%)。
煤油时代成历史 用电照明花样多
小时候家乡还没有通电,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学生做作业,妇女做针线,劳力干农活,全靠煤油灯照明。很多家庭因为买不起很多煤油,总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后才点燃煤油灯,记得母亲盘坐在煤油灯旁不知疲倦地为儿女缝新补旧,纳鞋底儿,因光线不好,要么扎了手,要么头发被灯火烧的发响。父亲白天干农活,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做木工。学生上晚自习时,四个人面对面合用一盏煤油灯,鼻孔里都是黑灰,经常被灯火爎了头发。后来又有了带玻璃罩的煤油灯、汽灯、马灯,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在煤油灯下当“主人”。现在好了,家家户户,大街小巷,城市农村,山庄窝铺都用上了电灯,灯具不断地变化着,城镇还有绚丽多彩的霓虹灯,五彩斑斓,漂亮极了。逢年过节还有各种各样的灯展,造型各异,水果型的、蔬菜型的、动物型的、植物型的,还有故事中的人物造型,圆形、方形、菱形、多边形等等,让人眼花缭乱,参观人群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我们晋城更是美丽,一到晚上灯火辉煌,夜如白昼。
总之,中国太伟大了,人民生活太美好了,我爱我的祖国,生长在中国无比自豪,让我们顺应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声,诉求为目标努力奋斗吧!
(原泽州县计生委主任 万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