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学习

深化农村改革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发布时间:2020-11-16 16:43:12 信息来源: 晋城市老干部信息网

——学习“十四五”规划建议的一点体会

晋城市产业发展促进会姬志芳

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谋划长远,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

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规划《建议》。

首先回顾一下“十三五”时期全国、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全国讲,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特别是袁隆平实验的早、晚水稻两季亩产在1500公斤以上;吉林、黑龙江北大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的玉米亩产最高达到3700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后比上年增长6.2%。

再从农村改革政策上来看,2016年发布的《关于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管办法的意见》通知要求各地区结合本地区实际实施;2017年10月31日,在农田合同期满后再延长30年;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离等。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之,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以全面小康为目标实现整体脱贫;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促进产业兴旺;以建设乡村为载体,提升城乡绿化美化净化水平;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激发农村活力;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村环境焕然一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为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促进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这都清楚地记载着我们党领导农民改革实践的历史轨迹。

2018年底,我市陵川、沁水2个省定贫困县摘帽,2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19年底,全市256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4335个贫困人口脱贫。2019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为64.2万吨,因大旱之年,比2015年下降32万吨,下降32%。农民人均纯收入14809元,比2015年增加3895元,增长35.7%;城镇化率为60.79%,比2015年增长3.37个百分点。

特别是自己亲眼目睹了几个明显变化:一是全市完成了农村四好公路、桥梁架高了、坡度变小了,路面变宽了(6米、2车道、路旁有水沟),整体漂亮了。村与村之间沟通了,高平市建宁乡21个村不用半个小时开车就走完了,达到了通路达户,连每村上地的路都有一条500米长的水泥路,其余全变为砂石路;二是一元公交通全市,市到县、县到乡、乡到村都为1元,并且还开通了部分1元到乡镇(如9月18日晋城1元到陵川杨村镇),我们村每天公交车跑3次(早、午、晚)很方便;三是农民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不说吃、住、穿,主要是交通工具大改善,以我村为例,60%的家户有了小汽车,最低也有个小三轮或摩托车,很少有人骑自行车;通讯工具,家家户户普及手机,从收音机、电视机走到了今天的手机和网络。四是吃水吃的是张峰水库的水,放心水、安全水;做饭从柴火、煤火到了今天的电磁炉、煤层气。五是农民有钱了,一部分人住房进了城或乡镇,住上了商品房。六是农村干净、卫生、环保、宜居。高平市建宁乡于11月8日在中央7台进行了专访报道,就是最后的见证。

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区域差别。如沁水和陵川两个贫困县,2019年财政收入沁水为18.83亿元,而陵川只有1.9亿元,差10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沁水3.98万元,陵川只有2.1万元,相差1.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沁水13113元,陵川10309元,相差3000元。二是城乡差别,农村主要是上学远、费用高;就医难、就医贵;三是土地碎片化、不合适规模化、集约化、水利化、机械化生产、效益不高、山区小村很难流转。四是农村干部素质、管理水平和农民小富即安,不愿在农业上投入的小农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十三五”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体的见《规划建议》中的25、26、27、28四条意见)。即提高农业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重点想说一下,深化农村改革。建议中27条是这样写的:“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体,健全农业合作社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保障农村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我们知道,我国土地制度经过三次大的改革,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重新回到了农民自己手中。第二次从1953-1956年,再到1958年,农民从单干户,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土地由农民私有——半社会主义性质(集体所有制)——“一大二公”。我市农村目前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起“基石”作用的政策是我们党在农村推行的第三次土地制度改革。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三农”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安排,2014年,发布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了三权分立,并在此基础上,加快盘活农村“四块地”(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集体林地)以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17年10月31日,又提出在农田合同期满后再延长30年。这是继第三次土地制度改革后,又一次土地制度改革,是继续和发展。近日(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持把依法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不动摇。要运用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终充满活力。

为此“十四五 ”时期,要继续积极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多种形式,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要引导承包地经营权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有序流转,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加强农田建设、完善补贴政策,健全服务体系,引导流转土地优先发展粮食生产。要依法健全工商资本流转土地准入监管制度,加强土地流转事中事后监管,防止粮田“非粮化”,严禁耕地“非农化”,守好粮食安全和农民权益保障的底线。

乡村全面振兴,需激活土地制度改革活力。

深化改革需要实现“集体”及其成员权的现代转型。

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水平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关键还是要练好内功,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即抓好改革、开放、创新。基于此,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内国际两个循环),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走共同富裕之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电话:(0356)219522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西街

版权所有:中共晋城市委老干部局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