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峥嵘岁月

二十五年一本金 呕心沥血育新人

发布时间:2019-03-27 15:30:00 信息来源:

--记阳城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保贵

 

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宠大的社会工程,是惠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民族振兴的千年大计、万年大计。这一项社会工程能否落到实处,抓出成效,需要分分面面、持之以恒的去附诸、去努力。多年来,阳城县的未成年教育关爱工作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阳城县的关爱未成年人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除了全县广大“五老”的共同努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与一个二十五年的不懈坚守、七十五岁高龄的老干部、老领导是密不可分的。这个人不是别人,他就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阳城县关工委唯一的元老、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保贵。

王保贵,中等身材,面色稍黑微瘦,衣着朴素的平常人,看起来也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家,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和一般人大有不同。年轻时好学上进,自学成才。早年投身教育工作,由于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组织部门将其调入乡镇工作,然后由一般公务人员脱额而出,逐步走上乡镇领导干部岗位,由副职走向正科,先后任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县煤炭局局长、县教育局局长。尤其是在县教育局局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八年,是县教育局有史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任领导干部。

阳城县关工委的前身是关工协会,成立于1992年,当年王保贵刚到县教育局任局长,当时筹建县关协时,刚任命的县关协领导找他谈话,由他担任县关协常务副会长,并将县关协设在县直的一所学校里。1994年县关协才更名为县关工委,他本人也随之改任为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至今,从任教育局长开始到退休,再从退休到现在,他和关心爱护未成年人这一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抹爬滚打了整整二十五个春秋,同时也和小朋友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这慢长的二十五年里,在关爱未成年的道路上,他做了多少次有益的探索,下乡指导、调研、讲课、帮扶支助贫困生的天数及具体数字虽已无法考究,但省、市关工委、县委县政府对县关工委工作的充分肯定,学校、家长、社会对关工委工作的认可和点赞,足己证实了一切。二十五年的关工情缘,二十五年的默默耕耘,二十五年的艰辛努力也终有所获,他本人也曾多次受到省、市关工委和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青年强,则国家强”。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涉及面之广、工作量之大是众所周知的。王保贵在参与这一宠大的社会工程方面,确实是绞尽了脑汁,用尽了智慧,想尽了办法,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效。特困生辍学返校、中小学德育教育、家长学校的建立这三块短版是他从事教育、关工工作中投入最多、最为牵挂的三个方面,在他的脑海里至今仍记意尤新。

上世纪末,广大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有些家庭就连基本的温饱问题也得不到解决,一度出现了少数贫困家庭子女被迫离校辍学现象,这一情况大都分布在边远的6个山区乡镇,占到乡镇总数的1/3。王保贵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立即带领有关人员分别深入到这些乡镇,通过户口薄和各中、小学模底,再逐村逐户走访核实,发现全县有2700余名中、小学生未完成义务教育。在底清数明的基础上,向县委县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的进行了一次汇报,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及具体方案,征得领导同意后,分期分批多渠道逐步实施。

1995年至2015年,县委县政府从财政拿出专项资金100万元予以支助;每年还发动社会包括有关单位、退休老教师、企业予以资助150万元,仅煤矿就支助100余万元;其中:山城煤矿发动中层以上领导,采取“一帮一”结对资助的措施,共资助阳城一中特困生75名,包括沁水籍17名,陵川籍21名。另外,该煤矿还收养孤儿3名;在资金有了保障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分别到各责任区中、小学辍学学生的所在村,由村委带领工作人员到涉及辍学的家中与家长、学生促膝谈心重新返校的相关事宜,其中:对于初中辍学时间较短的学生,采取集中培训,期满结业考试等措施,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一次,王保贵自带500元和越冬寒衣随县关工委的其他同志到100多里的山区横河镇帮扶特困生途中,遇到山体滑坡路段进退两难时,他们自己动手,排除路障,到达目的地,直至特困生家长领到救助金和寒衣后,他们的脸上才露出了微微的笑容。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抓好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就抓住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这是王保贵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得出的结论。为此,德育教育必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全方位、大力度整体推进。为把德育教育抓出成效,他组织相关人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湖南长沙等地学习考察,以点代面的方法,他们把外地经验和本地实际相结合,拿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全县建立德育教育基地120余个,每年的清明节、国庆节期间,县关工委都要组织“老战士”、“老干部”刘管锁、王建华、申景善等人到德育教育基地为他们上德育课、法制课等,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

一度时间,网吧失控,非法经营者不顾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引诱一些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散慢、素质低下的学生长期进入,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有时甚至通霄达旦,使这些学生心灵上蒙上了阴影。为尽快扭转这一局面,王保贵、王建华等“五老”同志认真思考,开展大讨论,寻求解决办法。县法院退休支部书记王建华自告奋勇、主动请,他把已退休的老党员组织起来,每个党员都是县城义务网吧监督员,对县城内的网吧,摸清底数后,将该支部的党员以党小组为单位,实行分片监督,责任到人,有效地遏制了这一被动局面,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成为家里的宝辈,溺爱子女、纵容子女的家长大有人在,某种程度上,家长教育方法不妥,加之一些不当的言行甚至把子女推上了危险的边缘,他们都还不清楚。因此,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摆在广大学生家长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首要的是必须提高家长的素质。而家长的职业、职务、文化程度千差万别,家长本身的素质又参差不齐,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都不尽相同。要规范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模式,提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水平。王保贵他们多次讨论后,认为必须建立家庭学校,以此为平台,和家长面对面沟通、互动交流、得成共识。

建立家庭学校,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王保贵局长挂帅,分管副局长带领有关人员到运城参观学习,回来后首先在西河中、小学搞试点,试点成功后,县关工委和教育局共同制定实施方案,联合发文。然后,在西河乡召开全县各乡镇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联校校长、以及中、小学校长参加的现场会,西河乡作了典型经验交流,传达学习了县关工委、教育局制定的实施方案,凤城、北留等联校作了表态发言。为把家庭学校办好,王保贵亲自任主编,由教育局李义龙为执行主编,先后起草、收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以《关爱之歌》、《助你教子成才》、《爱心脱起希望》为题,著书成册,作为家庭学校上课的主要内容,聘用李义龙、李毅勤、王建华等“五老”人员为义务讲解员,由他们分别到家庭学校为学生家长义务讲解,同时,还在县电视台开设了专题栏目,每周由一个“五老”人员,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建立不同的平台,与家长互动交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元家龙)

 

电话:(0356)219522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凤台西街

版权所有:中共晋城市委老干部局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